節目部|莊文昌

 

立下係拜日凌晨一點,你又係恁呢搣到三更無半夜欸哦。

        是的沒有錯,不過今天比較不一樣,是在醫院趁阿婆睡忒才走出來寫的。回想這禮拜暗晡頭都是在病院度過的,不是在醫院顧阿婆,就是在診所給腳上的舊傷針灸,其實還沒什麼自己的時間。

        但這週的實習開始體驗到做節目更完整的流程了,從敲通告,打電話,到寫腳本寫訪綱,還有進棚錄影,都是很有趣的事,但也相對比較辛苦一點。

除了禮拜一的客語課之外,大部分都是實務工作了,變成要從過程中學習,這些是純上課學不到的地方,也相對伴著壓力,比如我趕得要命的父親節企劃腳本。

【攝影棚】

最想談的還是進棚,主要分為錄影棚跟副控室,我是負責上節目道具和側拍記錄,在每一個破口時幫主持人設置新的提詞板。除了體驗到了整個流程以外,也瞭解到了錄製節目需要的工作人力,比如笠榕學姐擔任的FD現場指導,負責和時間相關的事,開頭的讀秒和控時,導播若有臨時指令也是透過FD,其他則是技術指導,攝影師和主持人、來賓。較特別的是,現場有兩台攝影機,但是卻能順暢的在monitor上做穿插切換,據說這是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 EFP (現場多機作業)的功用,還能先把標和介面上,並在monitor即時看到,這是一件令人覺得神奇的事,雖然知道很多live都是這樣做的,身體還是誠實的覺得很酷。

在第三節我到了副控室參觀,整間副控室裡面會有人上字幕、AD(助理導播)、AD、cover、導播、TD(技術指導)和成音,這裡就多了很多我沒看過的儀器,或許下次擔任charge圖的角色時能更瞭解如何操作。

還有一個心中一直很難接受的是電視看到的節目其實只是攝影棚佈景,只是取景角度讓它看起來像真的一樣,上面還有一堆大型的燈架來補光。我想到社會學家用戲劇演出的前台後台比喻人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但電視台錄影的前台後台似乎有些不同,它並非空間的差別,而其關鍵在於攝影機現在是否啟動,並在那個時間點之後做出適宜觀賞的樣子。這樣說起來好像有點悲觀而且書袋掉滿地,但我們在做的這些東西,的確就是法蘭克福學派所說,一個個比照工廠的標準化流程製造類似的產品以娛樂大眾的文化工業商品,它能精準地抓到觀眾的胃,但也可能會使文化藝術品片面化,因為不能做出一個不好看或不有趣的節目(縱使意義深遠也是)。現在正在做的節目企劃工作是在企劃腳本,不曉得往後有沒有可能企劃到整個形式來回應這個老問題,我想在客台這樣非商業電視台或許有機會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