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綾在客家電視台的第二周

時間:7月8日 天氣晴

 星期一第一堂課就是我們行銷部的玉玲姊來講解電視形象與行銷,課程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玉玲姊發給我們一張紙,每個人寫下自己的答案,問題是這樣的:「如果把客家電視台想成是一個人,那會是幾歲?性別?用一句話形容是?」,或許這沒有一定的答案,只是客家電視台在後生的心中是怎麼樣的形象呢?我認為是三十歲的女性,是藝人或主持人,成熟又有魅力、工作上更是有一定的經驗累積,就像某些外貌不老的藝人,媲美客台的文化傳承精神。除了講解MIVIBI247365(二十四小時,一周七天,三百六十五天不間斷),在課堂中我學到,團隊的重要性,「不是成就英雄,而是成就團隊,行銷部的每一個人都像是電影復仇者聯盟,如果每個人都帶著英雄主義,那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玉玲姊的一番話讓我在未來能更懂得珍惜自己的團隊與每個成員。

  第二堂是生活資訊類的節目欣賞與討論,欣賞了張善為主持的《台灣親NagNag、》,是一部很有內容又有趣的外景節目,而且亦娌姊講話的速度特別的快,雖然上課的時間不長,但是她還是有條有理的把重點講解完,很佩服她說話就像打字機,有源源不絕的詞句外,內容也很有邏輯,更別說她表情與肢體搭配起來,好多橋段都讓我忍不住笑了。

  下午的專題是由張詠興老師來教我們肢體語言,原本以為要跳健康操之類的,結果這門課設計得很有趣,肯定是後生五班同學們今日最難忘的,先是拉筋暖身、再來十個人一組玩信任遊戲與考驗記性跟創意的遊戲「奶奶要搬家」,最後是四到六個人一組排成星座讓大家猜,雖然課程結束後我肋骨還是很酸痛,但真的是很有趣的一門課,希望抬起我的人不會覺得我太重。

 

時間:7月9日 天氣晴

 第一節課就聽小虎哥講解如何拍攝新聞,從最基本的每個分鏡、構圖、運鏡、特寫、對應角度與一百八十度假想線都一一講解,雖然這些基本概念學校都教過,但是很不同的是小虎哥分享了業界通常是怎麼拍攝的,「當你到一個新聞現場,先觀察環境適合使用何種色板、然後開始構思新聞的內容與畫面。」、「新聞畫面就像是你在菜市場買的菜,那你該怎麼把菜炒好?」,除了口頭講解,也在白板畫了分鏡圖,清楚的告訴我們如何運鏡攀景,最後我們分成三組實際去拍攝,模擬一則新聞,假設電梯故障的事件並邀請保全大哥配合我們「演戲」,然後記者在頭前解說,還採訪了電梯被困的受害者(文廷哥飾),拍攝完成一部虛擬新聞。

 第二節課是鴻儒哥的非線性MAC剪接,基本上就算是了解MAC電腦的操作頁面與方式,發現比起之前用的剪輯軟體操作還要簡易、方便,其實學校也是有很多蘋果的電腦,只是都沒人教導怎麼操作,上完這堂課更讓我開學後躍躍欲試。

 下午先是上陳美蓉老師的客語翻譯,老師的教導方式很簡單,就是讓我們開口唸,然後再糾正容易唸錯或易搞混的字,我們輪流每個人用客家話自我介紹,不管說什麼都可以,就是嘗試著講,之後老師在白板寫出許多我們唸錯的詞彙,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學」,如果因沒唸準,就會是別的意思了

 再來接著上群宏老師的AVID進階課程,一直想找機會學這個剪輯軟體,自從上次知道業界多半使用AVIDEDIUS的時候,我就很擔心自己的剪輯能力已經無法跟業界接軌,因為在學校是接觸不到這兩套剪輯軟體的,群宏老師今天又給我們一句字訣:「即選即編輯 不選不編輯」,非常感謝群宏哥這麼有耐心地教我們後生,光是設定IN點跟OUT點、插入、覆蓋、調整音量、段落截點等,老師就設計了一句讓我們更容易記起來了字訣:「ERVBNXH」,讓AVID感覺起來也不是很難操作了,其實我覺得剪輯就是熟練介面與操作之後,真正要怎麼把素材「炒」成一盤好菜,才是考驗著剪輯師的藝術美感與邏輯。

 

時間:7月10日 天氣晴

 簡單的說,「今天真是有趣又充實的一天!」,上午很榮幸的能上李若梅老師的課程,由資深、專業的廣播媒體人來教我們口語發聲,課堂中看到老師示範,現場演了一段悲情女性的角色與哭泣到哽咽啜泣的五歲小男生,真的令人驚訝這麼逼真的聲音表情,而且上老師的課會三不五時地被驚嚇到,因為老師說話的氣來自丹田,非常的有朝氣卻也大聲地讓人以為在吵架,不過大家最想學的莫過於發音,「ㄢ」跟「ㄤ」、「ㄙ」跟「ㄕ」、「ㄣ」跟「ㄥ」,都是非常容易混淆或難發的音,我一直盯著老師的嘴型,這堂課上完最大的收穫就是,我終於知道怎麼分辨「ㄙ」跟「ㄕ」了!但除了這些,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師的一句話:「想學好就要勇敢張開嘴巴學,機會是留給開口的人,不要臉就對了!」,讓我今天鼓起勇氣去找客語老師練習講文稿,雖然很多地方念得不好被老師糾正了,但是至少今天錯完,明天錄音就不要再錯了!
 下午的客語SHOWTIME「後生星光大道」更是有趣,中午大家瘋狂的準備,吃完午餐後就有人開始練唱了,發現其實大家的歌喉都不錯,十九的人要選出兩個上節目真的好競爭呀!不過評審最後開放三個名額,恭喜三位歌喉悠揚的後生可以去客家新樂園唱歌,也期待當天去替他們加油(雖然遠炫哥一直說我們可以上去伴舞),我上台唱歌時緊張的手一抖,聲音也一直抖!然後不知為何的在上面一邊唱歌一邊走來走去,結果出爐我沒被選上,但是電視看不到沒關係,我回家馬上現場唱給爸媽聽,透過這次歌唱比賽也讓我對客家流行音樂更加有興趣,等兩個月結束後我打算推薦許多客家流行歌曲給爸媽,讓他們跟我一起學著唱!

 

時間:7月11日 天氣晴

 今天跟政期哥學短片配音,課堂上分享了許多廣告,「如果你光聽聲音,能夠分辨出是什麼廣告嗎?」,聽過聲音之後再揭曉影片,更讓人感受的到音效與配樂的重要性,但這門課還是較重於實務操作,下午我們行銷部後生,光是錄「我是超級特派員」的Promo就花了一小時多!不是客語發音不正、聲音表情不夠、就是吃螺絲,四個人輪流錄製,互相提醒彼此錯誤的地方,最後終於錄製完成,給客語老師聽過之後,結果還是要重錄,四個人各有念錯的字,希望下一次可以錄製完成。

 第二節課是翔勳哥的紀錄片賞析,課堂上分享了「13響」、「1394打戲路」,翔勳哥送給我們一句話:「要學會做節目,先懂得怎麼看節目。」紀錄片是拍攝真實的事情,透過鏡頭記錄下來後,再加上創意的列組合(剪接),看看別人的節目是怎麼做的,如何運鏡?如何剪接?之後就有機會找到更棒的方法,而在六種紀錄片的類型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觀察型」,攝影者將自己成為牆壁上的蒼蠅,如此不介入,讓我聯想到以前看過的一部紀錄片,是關於拍攝九二一大地震的受害者家屬,他們面對親人的死亡,以及無任何身家財產的情況下,是如何走過來的?甚至在災難發生的幾個月後,依然不死心的到處開挖找尋親人的遺骸,那種貼近人性最脆弱的一面,整部片看下來是哀傷的,但當主角談論到想念已逝的雙親,甚至想自殺來與雙親相見,這麼危險的念頭出現時,拍攝者該如何表態?但這部紀錄片並不是純觀察型,拍攝者有許多發問,但基本上它不介入任何事情。

 下午的課是盛言哥的「從客家觀點看國際新聞」,分享了許多關於英國與愛爾蘭的人事物,還有近期國際上的新聞,愛爾蘭因朝太多英語言的外包廠商,確實拚到經濟起飛,但相對的也面臨到語言的入侵,才短短幾年時間,愛爾蘭會說母語的人大大的減少,藉此事件來看待我們的客語,或許要將客家文化推上國際舞台還需要很大的努力,且不論這責任是不是在我們肩上,但我覺得至少年輕一輩要能用客語在客家庄聊天,或許才有可能持續保有道地的母語,因為今天錄音時讓我深刻的發現,我的客語混雜了國、台語,要慢慢糾正回來才行。

 

時間:7月12日 天氣晴

 上午是楊迺仁老師的電視作業溝通技巧,可以感覺得出來老師對於「溝通」是非常擅長的,課堂上才真正明白溝通也是一門課程,「退讓、迴避、對抗、對話」,最後從對話中找到彼此的共識,「親切、誠懇、可靠」更是一個人說話是否令人信任的準則,除了老師在課堂上教導的溝通技巧,其實我發現老師自身說話就很有邏輯,話中的意思更是一層一層堆砌出來,最後以例子做結論。

 大家都認為溝通很重要,可事實上,在大學裡專門學習溝通的課程卻不多,就連我們讀傳播的也沒有類似訓練邏輯與溝通的課程,在課堂中也對「口語傳播系」有更多的認識,我一向心中想到什麼就直接說出口,雖然我算是勇於表達的人,但是我在表達意見或想法時,依然缺乏了邏輯性,以前聽過吳若權老師演講,當時也讓我大開眼界,驚訝他兩小時所說的內容富有邏輯與層次,這點一直是我想學習的地方。

 今天也很特別的,後生們一半穿白色衣服,一半黑色衣服,而且開始討論要不要為後生五班製作「班服」,也相約了八月初要去宜蘭的班遊,能在這麼和樂的班級裡學習,大家也樂於分享、互相鼓勵,剩下下周一能一起上課的日子,要多多拍點大合照了,希望能將這次特別的暑假留下許多珍貴回憶。

 下午因為颱風「蘇力」來襲,台北停班停課,湊巧今天只有一個專題演講,我們也趁風雲變色前趕緊回家,政期哥還傳簡訊叮囑我多買點糧食庫存,不然颱風天會在家裡肚子餓,不過星期日要去雲林採訪,肯定是風雨無阻的任務,雖然颱風那時也出境,不過希望那天是好天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