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電視台 [2018後生提攜計畫]日誌紀錄簿

 

實習生:曾鈺茜 | 實習部門:節目部 | 日期:2018/07/03     

————————————————————————————————————————

今天一早就安排了有點硬的客家文化,原本以為會是像以前上歷史那樣的方式來上課,沒想到艾瑞克用音樂的角度切入客家文化,讓客家文化沒有這麼生硬的感覺。不過一開始的山歌真的是讓我很想睡覺,因為我們這個世代比較習慣快速的、輕快的旋律,而且想要表達的東西(都在歌詞裏)也很多,但是山歌不一樣,兩句話就可以唱五分鐘,咿咿啊啊的其實也聽不太出來在唱什麼。不過呢也許習慣快速就是我們現代人的通病,因為我們都慢不下來,俗話說「音樂來自於生活」當時的人採茶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還蠻悠閒的,所以理所當然他們的音樂也會慢,同時具有當時時代背景的特色。唱採茶歌有很多種目的,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撩妹時唱的山歌,想到在民風保守的年代,男生還會利用唱一些你儂我儂的歌詞去撩妹就覺得很有違和感。
 

       同時艾瑞克還有提到「客家八音」,在我聽來這種音樂真的只有在喪禮會聽到,不知道為什麼當時的人們會利用「客家八音」當作喜慶的音樂。經過艾瑞克詳細的解說後其實也慢慢地聽到了「客家八音」裡面獨特的地方-嗩吶是靈魂 ; 跟著「客家八音」的腳步從日治時代走到民國初年,「客家八音」也從喜慶接不完到只能接喪事維生,這跟台灣很多輕工業遇到時代轉變一樣也會從天堂掉到地獄的情況蠻類似的,不過「客家八音」感覺更慘,因為它都快要失傳了!

 

       接著就到近代一點的客家音樂,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艾瑞克介紹林生祥的交工樂隊出品的「菊花夜行軍」,因為專輯的歌曲排序是照著阿成到台北經商失敗只好回家種田的種種歷程來排序,每一首歌都代表著阿成或是阿成家人的心情寫照。會對這張專輯印象深刻是因為我從來都沒有想過可以將歌串連起來講成一個故事,而且這張專輯是在2001年出版,17年前就有人想到這種點子,真的是人才濟濟啊!不過知道這些人才的人實在太少了,要如何將這些東西廣為人知我想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下午的企劃課跟學校上課的方式不一樣,比起學校我更喜歡曉蓓製作人的上課方式,因為上課中有互動而且需要我們思考怎麼樣的組合會是最有趣的,同時也給我們看將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想法結合在一起案例。我覺得企劃就是動腦,需要我們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擠出無限的創意。

       另外下午的攝影與剪輯也跟學校的不一樣,因為學校的通常是著重在剪輯技巧、攝影技巧。不過鴻儒編導卻用一部電影把每一個cut剪開,解釋剪得好與剪不好的差距在哪裡、為什麼他們選擇這樣剪輯、每一個clip長短對觀眾來說有什麼樣的心理作用、如果把這個clip拿掉不影響劇情但是觀眾的感覺差很多等等。這是我在廣電系三年來從沒有經歷過的上課方式,覺得非常新奇很有趣而且沒有壓力。

       今天本來以為這些課也沒有什麼好上的因為我都上過了,應該會很無聊。沒想到是個收穫滿滿的一天,果然對於每件事情不能先下定論,要每次都保持謙虛的心,才能學到更多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