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部音樂人文組 恩慈

       再次踏進小o事件簿的棚內,卻看見了許多不一樣的東西,由於這次參與的來賓較多,因此除了攝影師也增加了之外,工作人員也增加了,FD就變成了兩位,溝通協調的部分也做了區分,加上要請小來賓拿麥克風的方式接受訪問,現場還多了一位音效,身為主持人的盛言哥,除了能夠清晰的做訪問,還能夠在來賓講的落落長的同時,將整段話做個總結以白話的方式解釋給來賓小朋友以及收看的觀眾理解,真的很不容易,也讓我對盛言哥更加敬佩了。
       但是今天更讓我覺得敬佩的是下午隨著劇組的前輩們一起進到錄音室後所看到的一切,首先姐姐有提到目前客台主要都以亞洲片為主是因為每個角色有固定的既定印象,像是在華語片裡就會讓外國人帶一點外國腔,因此姐姐也說倘若是讓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女孩說著客語或許會讓觀眾感到怪異。
之後我們能夠貼身的觀摩實際的錄音狀況,在小小的隔音房間裡有成音師、客語領班、配音員,我們首先先看到卡通猜猜我有多愛你,領班老師告訴我們這位配音員是大學生,才剛要升大三,雖然很年輕但是因為他講的是現今幾乎沒有人講的饒平腔,很稀有所以有很大的機會能參與配音的工作,這也道出了客家話流失的情形。
還記得來到客台第一天,行銷部的姐姐們就和我們提過「四海大平安」,但是現今大多數都是四縣和海陸,我想不僅是原住民語該被好好保存,客語種類的稀少也該被重視。
我們還看到了成音師的工作是要負責抓in點out點、指導配音員的速度,至於領班則是像導播一般,要指導配音員的發音甚至還有情緒,互相追逐時候的笑和在洞裡遠方發出的笑要怎麼笑才能有所不同。
       進到另一間配音房間後,看到螢幕上的畫面是小時候常常看的一休和尚,但是最驚訝的莫過於就是抬頭看到耳朵聽到的一休和尚聲音是由一位女性老師所發出來的聲音,老師不但能夠自己即時翻譯,還能夠抓到自己聲音是不是有跑掉、能夠隨時從斷點流暢的接下去,甚至是在配完一休後馬上又能夠轉換配旁白,真是令我嘆為觀止。
而我們也看到了一休的成音師如何控制讓配音員對嘴、聽配音員的聲音是否空掉等等。而領班則是在一旁提醒配音老師要注意的音調轉折等等,也讓我們知道短短幾分鐘的畫面如果需要配音是需要經過加倍,甚至是更多倍的時間去完成,從外語翻成國語、到國語翻客語接著還要把它翻成口語話,老師也有向我們提到如果像是配一休的話一集30分鐘,他會需要大約1個小時能夠配完,像是老師這樣的大師都需要雙倍的時間,更不用說一集裡面會出現多少角色,就算要一人分飾兩角也都是要經過比原先節目長度更多的時間去做準備。
在老師們結束完錄音之後,我們也很榮幸的能夠和老師有一些交流,除了認識到配一休聲音的大師是配音員之外,還是新聞主播和廣播電台以及活動主持人等等,聽完老師豐富的經驗後,我也抓緊了機會不斷的向老師請教一些我所遇到的瓶頸,像是表達的不清楚跟表達的邏輯、還有上台時容易緊張等等該如何解決,老師也告訴我平時能夠透過九宮格將人事時地物等等的一些重點紀錄下來,並依照自己想進行的路線去做串連、以及在兩樣東西間練習去做串連,還有多多走到外面去吸收、去接觸,能夠表達出來的東西也就會變得更多,還有配音角色的聲音該如何轉換、共鳴腔、丹田該如何發聲、練習等等,在和老師們請教的時候渾然不知時間過的飛逝,很謝謝老師們能耐心的提供我們許多好棒的建議,也很感謝有這次的機會接觸到配音工作的認識,經過了今天讓我對於配音這件事有更深入的了解,還也多了一件覺得很有興趣未來能夠考慮從事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