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時間:2016/8/9 工作部門:行銷企劃部 撰寫人:李宛諭

  今天到山水民調中心去看訪員訓練,要說自己以前做過類似的工作經驗的話,應該就是之前到補習班打工,是要打電話做上課後的學生詢問感想,這一次的計畫主持人徐教授,也有和我們分析這次電訪的情況,和電訪使用的系統、原理或者是採樣與推導的模式。以前在學校學的研究方法較偏重在質化研究,自己也還沒接觸到量化的課程,所以今天在聽老師講解的時候,就像是在上了一堂課一樣,也覺得老師是很用心在做客台的案子,像是電訪時會優先詢問家中有無年紀輕的受訪者,因為在家接電話的大多是媽媽,但是這並不符合台灣的人口比例,加上徐老師不想用加權條配的方式修改數據。在質跟量的考量下,徐老師選擇重質不重量,我想這算是很不簡單的事情。另外,就像是以前我們在學質化分析,研究方法有很大一塊是在努力避免誤差,量化資料也是,所以像是受訪者需要是一個月內有收看客家電視台,母群體的人口比例等等,都是有可能影響的變因。但是現在能靠CATI(Computer Assistant Telephone Investigation)系統,監控者可以作即時的電話地區調配,跑出較精準的數據,我覺得這也是很神奇的事情。

  今天剛好有機會和節目部的工作人員一起進行審樣帶的工作,能有機會接觸到別的部門在進行的工作,讓我能更認識客家電視台。之前落日也有到中央撥初剪詢問我們意見,我覺得這兩個事情給我的感覺很相近,都是以一個觀眾的立場出發,提供製作組意見,一開始我沒有想到很多問題,但是其他人提出來後,我會覺得原來這些這麼小的細節也是要注意的地方,像是有一題搭配的圖片是要表達講悄悄話,有人就有發現到為什麼是用兩個外國人的聊天的圖,以及版權問題,也有人會提出說因為是給小朋友看,那是不是在一些選項上要給予輔助,像是嗩吶的圖片。也讓我覺得就像是行銷部作企劃一樣,我們要注意很多活動上的小細節,節目部則是需要注意很多觀眾可能會注意到的小角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