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部攝影組  黃詩婷

2020.07.15

今日是首次跟採訪的日子,和修語導師一起跑了環保署記者會以及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典禮。

養豬肥水沼液沼氣全利用
漢寶畜牧場 ──── 全國首座畜牧場完成碳權註冊記者會
https://enews.epa.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54f212ad-87ed-4efa-afcb-78c41860f9f6

這是一場典型、較為靜態的記者會,更準確而言是將廢棄物資源化的「發表會」。現場流程經由長官與創辦人報告後,便接續記者聯訪的時間。我們比表定時間提早約半小時到場,跟著導師修語,對完白平衡後,我們先行捕捉現場擺設各類有機蔬果與漢寶畜牧場的簡介看板,因為記者會不如一般市集活動動態好拍、畫面豐富多元,所以桌上陳設示意物品或者解說看板都要試著多角度拍攝,此外現場記者做筆記、打字記錄也可作為剪接空景的素材,多拍作為轉場畫面。記者會開始後,修語導師從遠景稍稍運鏡,自右上方到舞台中間,接續中景、特寫,在變化景框角度後,記得拉近來看焦距是否對準,這是我過往很容易忽略的部分。

報告完,接續長官拿看板合照的時間,電子媒體與平面媒體不同,即便是靜態的拍攝時間,也會將畫面由右至左運鏡,或者逐漸拉近,讓畫面具有動態感且拍攝遠景中景的素材交替使用。在記者聯訪的部分,要注意收音是否清楚,與此同時,若是剛剛長官在台上報告有不夠清楚的內容,也可以把握機會讓長官做更精簡的回應。記得在報告中播放影片,攝影機直接錄影畫面清楚,我不禁好奇這樣是否還需要再向聯絡人要影片呢?修語導師表示其實這樣錄製的影片畫面可以直接使用,若再要到影片,剪輯時記得標註畫面由誰提供,來源提供是需要留意的部分。這一場記者會在一小時內便結束了,會後有稍微了解腳架各個結構與操作,也試著拿拿看,確實蠻重的,希望之後扛器材不會是個問題。

第31屆金曲獎7月15日公布入圍名單。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7155008.aspx
一回到客台休息約半小時後,便緊接著搭上採訪車前往金曲獎入圍公布的現場,我們抵達時,大部分的攝影大哥已經佔據了攝影區的第一層位置,我們只能將腳架架在第二層最靠近中間的地方,畫面取景合適,唯可惜時因為距離限制,無法特寫,只能拍攝至中景的構圖。在典禮正式開始前,修語導師特別提醒我,因為攝影區的舞台是搭建而成,仔細看也可發現是可臨時拆裝、只有四角有支撐的平台,所以人盡量不要在上面行走,畫面晃動會很明顯,另外,在攝影區後方,會放置一個音響專門供給記者將麥克風至於前方收音,便可以看到各家電視台麥克風疊成一座小山,這時要特別監聽,確認是否有訊號干擾或者打到,若有同樣訊號元的問題,可以直接將自己的麥克風先關閉,收其他電視台的發射器也是沒問題的。完成對白、對焦後,典禮差不多也正式開始了,先拍攝遠景紀錄整體環境,當揭獎人上台時便follow主角,站定位至主持人身旁、簡單開場後,將鏡頭特寫至將要揭曉的入圍名單項目,便再運鏡回揭獎者與主持人的中景,細聽名單一一公布,最後再回到遠景,將投影在大螢幕上的完整名單記錄下來。


今天這兩場跟訪,都是較為靜態的記者會,雖然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因為畫面不夠多元,其實是比較難剪輯的,除了找資料畫面之外,在現場也要有足夠的敏感度捕捉有趣片刻,例如最後在所有入圍名單都揭曉後,來到揭獎人合照時間,主持人帶動氣氛與引導藝人們比出不同姿勢,在畫面上看起便會格外俏皮有趣;此外,這次入圍名單中,客家、原住民族相較於以往佔有較高比例,記者也需要有意識地提問,「此次在評選過程中,是否將多元文化做為考量之一?」評審團主席表示「我們僅就音樂本身作為評選的依據,並不管他們是哪種族群或語言。然而,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多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評選,所以更有機會請翻譯一句句帶我們細細領會客語、原住民語創作其中的深遠寓意,音樂的完整、廣度令我們十分驚艷,同時也可以發現一些獨立樂團音樂創作的水平已和主流音樂不分軒輊,這次看到許多十分優秀的作品。」這樣一段內容,就會是客家電視台這個身為族群電視台可以特別報導的部分。這一天的實戰跟拍收穫良多,未來自己拍攝時也要記得修語導師如何藉由攝影呈現現場氛圍,讓畫面更生動有趣。

這兩場新聞跑完,回到客台,我們試著拉溫度帶、SOT等等已剪好的新聞素材來練習,重複操作幾次,逐漸明白剪輯的邏輯並無二致,然而,在新聞媒體上首要注重的「時間與效率」是我過往剪輯總是忽視的。為了趕在時間點播報新聞,剪輯效率十分重要,快捷鍵少兩個切換動作,速度便能快上三倍,在與文字一來一往間,修帶快速大大助於新聞流暢度,在分秒必爭的新聞產製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練習與培養默契,才能在短時間內有高質量的內容產出。

然而這樣講求「快速」的新聞模式,不禁讓我好奇,我們真的迫切需要這麼「即時」的新聞資訊嗎?除了氣象報導(諸如颱風警報),其他已發生的事件報導依然分秒必爭嗎?於我而言,新聞追求事實查證與完整(更準而言是不偏不倚的多方報導)需要時間,但這恰好與整個新聞講求快速有所違和,這便進一步帶到資源分配的問題,不論是人力抑或時間。記得當我隨著導師來到採訪現場,看到各台記者報導一則已發布完整新聞稿與相關影音圖文資訊的記者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將這麼多記者資源投入在同一則近乎所有資訊都已知的記者會上,是否有些可惜?」新聞希望可以提供觀眾多元觀點,然而各台媒體卻少有互相合作,分配路線報導,讓一則新聞具有多面向的可能。以客台與公視為例,我們會以公視的新聞來翻譯為客語報導,那這樣同一條路線有沒有可能不重複跑,而是多開發一則新聞抑或多拉一條支線採訪另一方面的觀點,當然,也可以是進行新聞查證的流程,這樣的資源分配,或許可以讓報導的價值與效益大幅提升。

S__5734403.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電視台 後生提攜計畫
    全站熱搜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