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的課程和想像中的不太一樣,課程上是寫腹語發聲練習,我以為會是練習如何用腹部說話(也曾異想天開說該不會是那神奇的腹語術課程吧,但覺得有點想太美了,就也只是想想),實際上在課堂上我們練習了腹式呼吸法,找到丹田的位置,試著利用丹田的力量說話。和想像中的差異是我以為老師會直接的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實際上老師是教我們更基礎的原理與概念,她不直接的說要如何,而是讓我們自己親自感受腹式呼吸時,身體上會有怎麼樣的明顯效果,然後直接讓我們唱歌來舉例,在經過跑跑跳跳之後,身體放鬆開來,因為喉嚨已經沒辦法唱歌(忙著呼吸),讓我們自然的用腹部的力量發出聲音,雖然還有一點懵懵懂懂,雖然老師說就是這樣子,但是不太知道確實的差別在哪裡,會心存疑問:欸?就是這樣嗎?可能我太駑鈍,要很明顯才感受的到。我常常會在報告、說話時講太快,或是因為緊張而講到最後上氣不接下氣,很希望可以找到最自然又最有力的說話方式,今天上完課之後也想要將腹式呼吸好好的運用,但是還是很難抓到那種感覺,腹式呼吸需要比較長的呼吸吐納,對於在說話的同時該如何搭配使用還有些疑惑。
客語翻譯課程有點緊張,在報名時有點稍微誇大的在報名表中客語的部分勾選了精通,沒想到老師手上有那份資料,一進來教室便對客語「精通」的同學有興趣,瞬間心理壓力激增,幸好經過短短的自我介紹之後,老師對於我的發音有給予肯定,讓我竊喜。在不太認識的單詞上,老師也用其他我們比較熟稔的詞來教導我們該如何在不熟悉中尋找熟悉,獲益良多。我自己的南四縣腔很重,常聽見後生在說「當(dongˊ)」的時候,在我平常說的方式是用「蓋(goi)」,或是「和」的「勞(laoˊ)」和「跟(tunˇ)」常常會存有疑慮,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一直以來的認知有誤,但老師課堂上說客家的腔調其實分很細,要對自己的用法肯定,安定了我的不安,也更確信自己的腔調。
歐陽老師上課真的很有魄力也很有個性,奧林P客也越改越活潑。之前要考進這個計畫前,事實上看節目的部分我很臨時抱佛腳,當時看的節目就是奧林P客,其它沒有什麼時間看,現在又改的比之前更有趣更好玩,突然莫名有種欣慰感(大概是因為這節目陪我闖關的關係吧)。無中生有的討論一個企劃很真實,我們這組每個人都提出點子,去蕪存菁,將原始的想法磨合成更精粹的成品,也融合了每個人的想法在裡面,雖然還是有我們沒有顧慮到的地方,還需要更縝密的策劃,但是這樣每個人都發言,和諧卻仍可以激盪出火花的討論氣氛我還蠻喜歡的,好似可以這樣做的更好!
from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