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10 節目部音樂人文組:余敏如

    身為專案小組的成員之一,我們要以「教客語的N種方法」為主題進行企劃發想,桂慧姐要我們去思考想要用什麼樣的節目方向呈現,不管是戲劇、音樂,還是外景行腳等類型,然後在網路上找一個接近的影片,在星期三下午分享,並說出喜歡的原因,以及有哪裡不好,需要改進的地方,另外,桂慧姐叮嚀我們,對任何事情保持「質疑」、「好奇」,不要自我設限,希望我們對於這次的「教客語的N種方法」,可以先天馬行空的想,再受到預算的框限,了解我們所發想的企劃是否可行,與其執行難度。

    我馬上想到了空中英語教室所製作的「好想講英文」,和臉書粉絲專頁「用心思傳客語」,這兩種都算是情境式對話教學,我在剛結束的這個學期的期末,有在臉書做一個客語小教室的直播,裡頭,我有教一個單字「靚」,再教這個字時,我搭配了iColor愛客樂的「靚靚」,是一個學單字唱歌的概念。

    後來我們又各自搜索,我突然想到,曾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廣告,七秒鐘就能記得一個英文單字,內容是:大家到了博物館,都忍不住瞄幾眼,瞄幾眼,Museum,「博物館」就是「Museum」,而博物館裡面有一隻恐龍,那隻恐龍很笨,連蛋被偷走了都不知道,真是頭「呆腦獸」!呆腦獸,Dinosaur,「恐龍」就是「Dinosaur」,這讓我想到客語的「目珠」,音聽起來和國語的「母豬」近似,即是運用諧音、圖像聯想。

    其他的夥伴也提出了遊戲融入教學—親子天下、動畫卡通—DORA、綜藝—韻腳TEMPO、蝦拼ABC等等,而婕茵認為我們似乎都被「教學」給框住了,因此,經過討論,我們決定讓大家回去後再去搜尋、思考,明天再定案。

    這禮拜五是客語Show Time—「師傅話語老古人語」的日子,在上禮拜三的第一次討論,我們的劇本就已經完成了,但是道具尚未準備好,也還沒有排練過,因此,會在這幾天好好練習一下,不知道其他組的進度如何,不管如何,相信大家都會拿出最好的表現!

    介筠姐將目前「羅思容電視音樂專輯」的進度和我與涵文分享,其中一個受訪者是李魁賢,但我不知道他是誰,雖然聽過笠詩社,但也沒有很了解,因此,我得好好惡補一下功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後生提攜計畫 的頭像
    後生提攜計畫

    客家電視-後生提攜計畫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