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已經進入第三周的第一天,早上上了『頻道視覺與包裝賞析』課程,頻道的包裝關係到外人對於該頻道的印象與想法。因此,頻道的包裝也是需要融入創意、文化與巧思。目前最新的頻道廣告則是融合了各地的客家文化、建築、美食、人物……等等,呈現台灣客家的地方風采,讓外人不再單純認為客家文化只有〝花布〞與〝藍衫〞。

   

  除了頻道廣告有視覺傳遞的效果,也能藉由其他途徑傳遞客家意象。客台近年推出的日誌本、紅包袋,也間接透過可愛的包裝封面傳遞了客家意象,讓這些客家文化不再只在高年齡層中傳遞,而逐漸降低年齡層,傳遞到年輕人手中。因此,各種不同的文化包裝形式都能多方位嘗試,擴大文化推廣範圍。

   

   在下午的『青少年紀錄片賞析-跟著賴和去壯遊』課程前一晚,我已先看過144分鐘的版本。雖然144分鐘非常的長,但是壯遊過程無法交代得非常清楚,有些地方仍然會有疑惑之處,這大概就需要回頭收看10小時的版本才能理清頭緒。不過,讓高中生在壯遊的過程中體悟大自然與人文才是真正的重點。賴和與現今高中生一路從台北南下到彰化的路程也許差異不大,但一切的事卻已大不相同。賴和徒步的路程也許青山綠水,到處都是美好的景色;而高中生的旅途卻是充滿與過去相衝突的景致。整部紀錄片除了帶大家感受賴和曾經走過的美景外,也希望藉由旅途所看到的一切,透過電視帶給收視者與自己另一種反思。或許三鶯部落拆除、國光石化、大埔農地這些事件當時鬧得沸沸揚揚,隨著時間的流逝,關心的人也跟著消失,剩下少部分族群、受害者的獨自奮鬥。也希望藉由紀錄片喚起大家對於社會的關懷與貢獻。

   

   最後一堂的『戲劇行銷案例分享-雲頂天很藍』課程也顛覆了一些自己對於行銷的概念。最初對於行銷的概念大多設定在商業利益方面,對於產品的付出能有正向的回饋。但是行銷卻不只建立在商業利益關係上,現今〝少子化〞以及其後面連鎖的社會問題,例如:小學就讀率降低等問題,也透過『雲頂天很藍』穿針引線地帶領出來。而這些社會議題一直都有社會單位持續在關心,『雲頂天很藍』在行銷方面也透過與 伊甸基金會計畫、客台新聞、客台節目的合作,讓在看戲劇休閒之餘,屏除商業利益關係,對於社會議題有更多的討論空間,增加社會議題的影響力。

   

  此種行銷我自己將它定義為〝良心的行銷〞,此種方式達到了戲劇宣傳的目的,也帶領了社會議題的關注。來台的外國人十之八九都認為台灣人非常熱情、非常好客,那我們對於這些更需要關心的人就必須抱有更大的熱情,更多幫助的心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