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聽著之前《客家新樂園》的歌,想找出之後要唱的歌,然後我真的很喜歡上次第二天的歌,旋律很打動我心,歌詞也讓我回想起我身邊的許多事情,也因為歌,讓我喜歡當天唱那些歌的歌手,比如像曾仲瑋、梁智凱,而且我覺得梁智凱他的聲音很柔很柔,讓人覺得他唱歌是在跟戀人訴說情事,媽呀!我都覺得我一直聽會愛上他!不過除了這兩位以外,那幾天我還記得很有個性的黃連煜先生,讓我也想要找他唱的歌出來聽聽。

 而今天一早就開始為《趴趴客有樂線》燒光碟,然後找只有地址受訪者的電話,不過最後找了一找就覺得這資料很亂七八糟,有些應該是當初可以自己觀察,好好詳細記錄下來的,比如說是哪一家書局的老闆,但是上面卻只寫書局老闆,然後我再靠地址找出來,也才發現原來他和後面的另一個受訪者是同家書局。然後昨天一直很害怕的冰店老闆不在,讓我小小鬆了口氣,但是我想遲早還是要遇到的拉~

 而下午四點唱童謠,本來我是要唱羊咩咩的,我媽媽前晚也叫我唱,但是後來李志鴻和江姿萱說要來數字歌合聲,一起組團,而且說要唱RAP版,這樣的組合真是太吸引我了,就現場約練,練習和聲,還臨時說要唱加分題,然而就這樣上台,不過真的是太丟臉了,所以讓我一直笑。不過我真的很不會唱歌,而且更是害怕上台唱,所以看到很多人唱得很好,就很佩服他們的勇氣和才華。

 不過又想想自己,似乎沒有一個可以搬上檯面的能力,又或者真的現在還只是很迷惘的時候,所以自己還沒察覺出來?這樣沒有自信的感覺,讓我每次看到很厲害的人時,都會間接反應出來的羨慕。也因為這樣,有時就逼著自己什麼都去看,都去試試,不過這樣也有壞處,就是沒什麼專精,而這也是系上給我們一樣成果,就是什麼都碰,卻都不是很專精。這樣的方式我是覺得有好有壞,好是當你看到學過的,你知道概念,會比較快了解;壞則是說厲害卻不比一直在學的人,更專業。所以當問題縮小到我自己,我念了傳播與科技學系,我在傳播這項領域中,我到底是哪一項是可以搬上檯面的呢?我看自己會不會當局者迷呢?

 下午曉宣姐給我看了一些線性剪輯的東西,說真的,熟悉非線性後,線性剪輯的過程有點難以理解,而且也覺得很麻煩。不過我倒是真的覺得線性剪輯的成品效果還是比非線性好,不會有壓縮讓畫質變差的問題,衣服的材質都會很清楚。而且曉宣姐也說,非線性剪輯有病毒的可能性,讓最後播放很麻煩。看來病毒的問題是讓人很畏懼的。

晚上和同學討論畢業作品,真的覺得時間好不夠用,讓我好擔心,而且畢業製作又要展覽,所以不能太丟人。面對接下來一個個挑戰,開始有點害怕,同時也緊張到累了,不過希望在每一次休息過後,可以像太陽一樣,一樣很有活力,放射量不變地從東邊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