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課程內容都與新聞部相關,如小虎哥的新聞畫面專業教學、偉文哥在講解電視從類比訊號到數位的過程、奕蓉主播對於新聞客語與專業主播的看法,以及最後一堂課遠炫哥精彩的新聞議題發想分享。以下我將就今日的四大課程來分享我個人的想法與疑問。

      首先,小虎哥的課程讓我更清楚瞭解新聞拍攝時,一定要注意畫面是否乾淨,還有新聞的邏輯性,這讓我回想到這次在中央大學製作的新聞,雖然我們畫面取材還算可以,但是我們缺乏畫面跟畫面之間的連結性。因此,小虎哥就有提到,當一位攝影師和文字記者到達現場時,若有時間的話,攝影師可以先在現場繞一圈了解環境,對於今天的拍攝畫面有基本的想法,這樣回來的時候,剪輯會更有效率。此外,雖然我過去曾經參加過類似地社團,但是我發現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我到現在才知道,那就是OS和SB。OS代表記者配音,而SB則是採訪者的聲音,附圖就是一則完整基本的新聞要包含三個OS兩個SB。這堂課也讓我體悟到,新聞攝影師的腦筋要動很快,有一些畫面需要靠平時的經驗累積,才能夠取到足夠的素材來製作新聞。 

      第二堂偉文老師新聞數位化的過程,讓我了解到公廣集團其實是第一個有數位設備的電視台,然而在當時雖然有數位平台,但是我們的片子還沒有達到HD畫質,因此這方面的管理和維護上都是一大問題,一直到近年來,政府開始推動電視全面數位化,電視台的設備才跟著慢慢更新。然而客家電視需要跑許多繁複的公文才有辦法申請到金費,因此替換速度相較來說較緩慢。數位化的特性有:匯流與分化(一個平台上有多種頻道與訊號近來EX.智慧型手機)、無限複製(訊號品質不失真)、節省傳輸寬頻(台視因為節省傳輸寬頻,因此有更多頻道可以播出)、可加密性、可通性。我想在面對數位化,除了電視上品質的提升外,如何讓客台年輕化的節目在網路平台上,能夠觸及更多年輕觀眾,在數位化時代的網路平台行銷與整理,是重要的課題之一。偉文老師的這堂課,讓我聽聞許久何謂「數位化」,終於釐清了!

      奕蓉主播的課程也相當精采,讓我整堂課都非常專注地聆聽,我曾經聽過其他主播的演講,但是感覺上只是在為這個職業套上光環。奕蓉主播的專業度與親近感,彷彿看見在批評聲四起的傳播窘態中,有一道美麗的彩虹。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從奕蓉主播的演講中得知,身為一位專業的主播,並不是突有美麗的外貌、華麗的衣服,或是滿口字正腔圓的咬字等。奕蓉主播說:「主播是在幫大家串聯新聞,主角是新聞並不是主播。」也因為這樣的想法,奕蓉主播上台前就沒那麼緊張,因為別把自己想的太重要,身心都會比較放鬆。提個外話,奕蓉主播比電視上看起來還瘦呀!此外,主播對於新聞解讀的基礎也是專業必備的課題之一。第一「要了解報導精神」,對於自己報導的內容要熟悉,要知道自己現在說的是什麼,如果說錯就要糾正;第二「不求專,但求廣」,主播不一定對每一樣議題都有深入研究,在平時對於每樣事物至少要有基本的概念,這樣在順稿時,才會知道自己現在念的東西是否有問題,在新聞播出前才能修正;第三「許多現象都不適孤立的」,要知道每一樣事物都不是單一故事。令我更佩服奕蓉主播的是,除了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外,他還有自己整理客語南北或不同腔調的差異,這不論對他或是客家語言傳承來說,都是一大寶藏,也是文化內涵最深,最珍貴的部分。

      最後一堂遠炫哥的採訪課程,在一開始我們先看了有關農舍法修改的四則新聞,看完之後,我其實很感動,因為這四則新聞相當完整報導出臺灣農地上的利益問題,是我看過到目前為止這項議題中,最完整且中立的報導。現在的農民有一部分認為與其種田養家,還不如將土地賣掉值更多錢;然而有些農地卻藉由蓋豪華的農舍,變成城市的人想尋覓一處清幽之地的天堂,甚至還反怪原本就在當地耕種的農民吵到他們休息。回歸到問題本質,農民就是因為認為務農賺不到錢,才會想要蓋豪華農舍來增值自己的土地,最後再以高價銷售出去,這樣也讓臺灣的農地越來越少,以後要吃臺灣本地自己種的蔬果機會就更少了。這問題政府也沒有積極在處理,關心的民眾有時候就又慢慢淡忘了。此外,我想這麼棒的新聞如果有一個平台可以固定上傳,並且有文字新聞稿介紹,譨讓更多人看見,並了解客台在新聞議題上的製作。

      上完了一天的課程,今天開始我也被分派一些任務,我都有把它紀錄下來,因為這一周還在適應實習的生活,希望自己能在下周進入狀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