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生提攜心得|第六週|新聞部採訪組|黃凱靖
2020/08/11
今天跟著薇如姐去了兩場記者會,兩場的性質不太相同。早上的記者會在立法院研究大樓102室舉行,主要跟竹北台知園區計畫的爭議有關係,環團邀請了專家學者、律師以及在地的璞玉自救會代表,聯合呼籲內政部應該退回計畫;環境、土地徵收爭議的新聞常常是一直在發生,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發展,因此常常會一直開記者會,串連起來感覺像是一系列的動態,尤其像今天是在台北開記者會,而不是在竹北現場,因此不管在開頭OS或畫面上,都要注意到記者會現場的描述,我發現這是我很容易忽略到的地方,像今天這則,雖然可以調資料畫面,但主軸還是在記者會上;另外,我在挑選bite的時候,可以多思考該要強調的重點在哪裡,就像今天主要環繞在徵收不具有「合理性、必要性」上面,但我在掐律師bite的時候放的是沒有舉辦環評、公聽會上面,有點本末倒置,放徵收範圍過多的這一段會比較好一些,在順序上也比較合理。
下午參加的則是第31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的記者會,相對早上的新聞,更加軟性一點;七月的時候有去過流行金曲獎的記者會,我覺得在新聞的架構上很類似,著重在入圍名單當中的客家人、客家元素,不過因為自己平常比較沒有在接觸傳統藝術領域,所以必須要在入圍名單當中自己找線索去查,例如從姓氏去猜測入圍主是不是客家人;幸好我在裡面發現了客籍作家葉日松,他在同一項獎項拿到兩個入圍名額,剛好他是花蓮富里的客家人,從小就知道他在花蓮的客家界很有名,所以我就放進了我的稿子裡面;像這樣發布入圍名單的記者會,受訪者的回答就很重要,像是評審若是在聯訪的時候沒有提到客家作品,就可以在最後去特別單訪,這樣可以增加跟客家的連結性。
2020/08/12
今天主要是在忙期末專題的事情,目前兩則期末專題(事件、人物)的主題構想都已經差不多了,其中人物的部分將以採訪「B-MAX 馬克筆人聲樂團」為主,而事件的部分則是以「竹編、草編」傳承為主。會想到採訪B-MAX 馬克筆人聲樂團,最主要是因為馬克筆的團員都是從世新畢業的學長姐,而我之前也有稍微接觸過Acapella,突然想到他們最近這兩、三年都有參加一些客家音樂比賽,像是客家流行音樂節、客家合唱比賽 等,也常受邀到客家活動的場合去表演,甚至也有了客語歌曲的翻唱,跟台灣人聲樂團較常唱的華語、英語、台語歌曲比較起來,別有一番新風味,而且也很有挑戰的感覺,因此想要以他們做人物專題的主題。而「竹編、草編」傳承的部分,則是我在網上隨意瀏覽時發現的,在桃園觀音的歐鴻金火先生,將竹條與稻草編織成手工藝品與生活器物,而且歐先生也是客家人,做出來的東西又很少人知道或是會做,因此想要做這則新聞。希望約訪順利、拍攝也順利!
2020/08/13
今天早上跟著宜頻姐到了立法院,又是一次環境議題的記者會,主題大概是這樣:達德能源公司從今年六月開始在雲林四湖的外海,進行風場鑽掘和電纜鋪設作業,預計將興建80座大型離岸風機,而在地漁民表示,施工破壞海床導致大量死魚,而且事前完全沒有妥善溝通,因此特地北上開記者會爭取權益。參加過幾次類似性質的記者會之後,在寫稿的邏輯上有比較上手了,不能單描述事件,記者會現場的畫面一定也要提到,就像今天這一場記者會,雲林的在地漁民特地把他們剛捕捉到的新鮮水產帶上來展示, 所以我以這個當作開場,以新鮮漁貨跟漁場遭破壞可能減產作為對比。
今天很開心的是,我的事件專題要做的「竹編、稻編」順利約訪到歐鴻金火先生了,歐先生很親切,還說我們什麼時候去都可以,最後約在下星期二下午去桃園觀音拍攝,希望可以收穫滿滿。
2020/08/14
今天花了很多時間在重新思考兩則專題的方向,尤其是禮拜天就要拍攝的人物專題,雖然要去採訪的馬克筆人聲樂團,裡面有我認識的人,溝通協調方面比較好處理,但是想到還是有一點小緊張(當然跟出門採訪不熟悉的人事物比起來已經舒心很多),為了更加萬全的準備,我開始回憶之前看他們演出的感受,也將得獎經歷、理念、翻唱過的歌曲影片、比賽影片都複習了一下,避免去採訪的時候問出蠢問題,哈哈哈。
其實在做專題的過程當中,我感到比較快樂一點,可能是因為主題是自己發想、也是自己有接觸過的領域,因此對整體的架構也比較有想法一些。(順帶一提,下週二竹編的採訪也讓我好期待~)(求神拜佛希望順利的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