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可以從這一周的其中一天挑選出一則日記來做為心得,但所回顧的時間尺度有所不同必然也會有不同的感觸吧,於是便在這時打下了這一個禮拜以來的回顧。

  不知道是因為少根筋還是膽子太大,進客台之前自己真的沒有考慮過語言的障礙,殊不知第一天的始業式就面對了沒收到行前通知而沒有準備客語自我介紹的挑戰。在當下的我還能怎麼辦呢,只能認真聽著台上其他同學的介紹,在口中小聲反覆背誦一些單詞,同時趕快向身旁的郁茹求救,直到最後上台時還是只說出了「大家好」、「我是高雄人」以及「承蒙大家」短短三句客語而已。

  現在想來,還是很感謝當時坐在我身旁的郁茹願意讓我請教,雖然跟她這一周相處下來很清楚她對於客語發音的嚴正要求(哈哈),但她還是願意每天都聽著我怪腔怪調的客家話,然後精確地指導我(還有欣汝、文昌)。

  在一周的課程上下來之後,學到了節目製作的一些程序、新聞的產出過程,以及行銷企畫的寫作。然而這周課程讓我感到大有收穫的原因並不僅是上述一些實作的技巧,而是許多在做電視,尤其是客家電視台所要具備的核心理念。曉蓓姐說做節目的人必須從自身生活中的熱情去尋找火花;鈺崑哥說客家不該成為了框架而是支持自己的養分;遠炫哥說了做欣聞的就是秉持好自身的專業。實做技巧需要日復一日的磨練方能長進,但以上種種理念分享才是能支持自己在這個領域走得長久的動力。

   客語能力在客台不必然是個障礙,但是是個必須去增進的能力。一周過去,和其他後生的關係從同學多加了一層同事的情誼;從原先只有品芳姐看顧,變成有怡樺姐、筱潼姐,還有其他生活群的哥姐們指導。客台是個很重視大家意見的地方,也需要每個人在自己崗位上有所付出。期盼自己未來兩個月都能保持開放不怕挑戰的心態,為自己的工作好好盡一份心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後生提攜計畫 的頭像
    後生提攜計畫

    客家電視-後生提攜計畫

    後生提攜計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