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過去囉!好快好快好快,雖然第一周是課程偏多數,但是並沒有絲毫降低實用性,畢竟人就坐在第一現場上課,很多東西就算不是老師親口指導,用觀察也能夠學到很多東西,說實在,來實習時用「觀之眼」比用「實之眼」還來的重要多了。
當初我是看了前幾屆的心得,覺得滿有學習價值的,因此前來報名參加計畫,所以我還是在這邊跟大家介紹課程吧,以免未來有羔羊誤如歧途阿(誤)
先自我介紹,我叫簡子祥,輔大新聞系大三升大四,新聞部攝影組。
基本上來這裡的前兩個禮拜是在上課(至少後生五班是如此),畢竟同學有一些不是傳播相關科系,用這段時間了解一下媒體運作和基本理論也是必要的,「阿這樣子本科系的會不會就很無聊?」,或許會有人這樣問吧?但我可以告訴你,絕對不會,甚至你可以當作一個檢定自己平常上課有沒有把老師說得東西讀通的好機會,畢竟實務經驗跟理論都會有差異,讓站在第一線的老師們來指導,絕對會跟在教室所學到的東西有差,所以還是再來好好體悟一下,究竟被自己視為基本的理論,是否真的已經被完全消化了呢,搞不好你會驚奇的發現原來這世界跟你想像的其實不一樣?
除了上課之外,我覺得導師時間更重要,每一位後生都會有一位指導老師,而且是一對一的喔,壓力有點大,但是導師們人都超級好,有問題就可以問,盡量問,老師都會耐心教導,有問題才是學習的第一步,而且在導師時間還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做實務,這時偷窺他們的工作,其實非常有意思,而且看到不懂的都可以立刻問,當然,如果人家在過音的話就請等人家囉,小的我就曾經在人家音還沒過完的時候說話,然後我的聲音就跑到正在剪輯的SOT裡了......(聽不懂SOT跟過音的就趕快來報名計畫吧)
新聞部的主管炫哥曾說「我不把你們當作實習生來看,所以你們就是客家電視台的員工了」,來這邊實習的話,建議大家就不要以為自己是可愛的學生了,搬出群宏大哥的+-3度C,「態度」、「積極度」、「用心度」,這三點我覺得是每個實習生應該注意的事,居然人家已經把你當自己人看了,那當然要那除全力回報人家囉!
「我不會講客家話耶,我可以去提攜計畫嗎?」,不會客家話的朋友請不要緊張,小的我生在桃園客家庄楊梅,爹娘祖父母客家話講得好溜,但是我頂多就只會「案仔細」(謝謝)而已,我的客家話趨近於零!但是我現在已經會一些基本對話了!只要一個禮拜喔!果然學語言就應該把自己浸在那個缸子裡,其實只要有點心,進步是可以很快的。
←紀錄客家話的本本,雖然有點好笑,但滿有成果的。
最後要告訴大家,這裡真的是個好地方,老師專業不失親切,謹慎不失活潑,同學又好相處,簡直是實習最佳地點阿!
←客家電視台年度報告(左下)、分鏡概念教學(右下)、原視8周年茶會五班亂入(上)